烤漆玻璃在業內也叫背漆玻璃,分平面烤漆玻璃和磨砂烤漆玻璃。是在玻璃的表面淋漆在170度的烤箱中快速烘干,在很多制作烤漆玻璃的地方一般采用自然晾干,不過自然晾干的漆面附著力比較小,在潮濕的環境下容易脫落。眾所周知,油漆對人體具有一定的危害,在烤漆玻璃中為了保證現代的環保的要求和人的健康安全需求,因此在烤漆玻璃制作時要注意采用環保的原料和涂料。銀鏡玻璃,是采用現代先進制鏡技術,選擇浮法玻璃為原片,經敏化、鍍銀,鍍銅、涂保護漆等一系列工序制成的。其特點是成像純正、反射率高、色澤還原度好,影像亮麗自然,即使在潮濕環境中也經久耐用,是鋁鏡的換代產品,其使用范圍也大超出了鋁鏡產品。
今天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的鍍銀玻璃鏡子最家1835年,德國化學家尤斯圖斯-馮-李比希研發出一種把一層很薄的金屬銀涂家這項技術不久就被改進,為批量生產鏡子提供了條件?,F代鏡子可能起源于19世紀,但鏡子的起源事實上還要久遠。視覺科學家加伊-伊諾克博士2006年發表在《視光學與視覺學》雜志上的一篇評論指出,大約8000年前,安納托利亞——現在的土耳其的人用磨光的黑曜石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鏡子。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3000年間,用拋光銅制造的鏡子出現在美索不達米亞(今天的伊拉克)和埃及。約1000年后,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人開始用拋光石材制造鏡子。與此同時,中國和印度人用青銅制造鏡子。在公元一世紀,羅馬作家老普林尼在他的百科全書《自然歷史》中提到使用玻璃鏡子的最早記錄,但當時這些鏡子顯然沒有得到廣泛使用??v觀歷史,不同文明在各個時期出現各類反光鏡,但自然或許應被冠以鏡子真正的發明家。伊諾克寫道:“平靜的水池和盛水的巖石或泥土容器或許才是最早的鏡子。”當然,這些天然鏡子和今天手工制造的鏡子相比效果相差甚遠。但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鏡子。